帶狀鋅陽極的使用壽命是其防腐效果的關鍵指標,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陽極自身性能因素
材質與純度
鋅的純度及合金成分直接影響陽極的電化學性能。純鋅陽極若含有鐵、鉛等雜質,會形成微電池效應,加速自身腐蝕(自溶),降低電流效率,縮短壽命。
優質帶狀鋅陽極通常通過合金化(如添加少量鋁、鎘等元素)優化成分,減少雜質含量,降低自腐蝕速率,從而延長使用壽命。例如,符合 GB/T 4950-2021 標準的鋅陽極,對雜質含量有嚴格限制,可保證電流效率≥95%。
規格與質量
陽極的截面積、長度等規格決定了總質量(即陽極的 “犧牲量”)。在相同電流輸出下,更大截面積或更長的帶狀陽極,可提供的電量更多,使用壽命更長。
生產工藝(如軋制、焊接等)若存在缺陷(如裂紋、夾雜),會導致局部腐蝕加速,縮短整體壽命。
二、環境因素
電解質環境
電阻率:土壤、海水等電解質的電阻率越高(如干燥土壤、高鹽度以外的水體),陽極與被保護金屬之間的回路電阻越大,輸出電流越小,理論上壽命更長;反之,低電阻率環境(如濕潤土壤、海水)會使電流輸出增大,加速陽極消耗,縮短壽命。
pH 值:酸性環境(pH<6)中,鋅的腐蝕速率加快,可能導致陽極過度消耗;強堿性環境(pH>12)則可能形成鈍化膜,抑制陽極溶解,反而延長壽命,但需注意鈍化可能導致電流輸出不足,影響保護效果。
溫度:高溫環境會加速電化學反應,使陽極溶解速率提高,壽命縮短;低溫則會減緩反應,延長壽命,但可能降低電流輸出效率。
污染物:土壤或水體中的硫化物、氯離子、重金屬離子等污染物,可能與鋅發生化學反應,引發局部腐蝕(如點蝕),加速陽極失效。
環境穩定性
若環境頻繁變化(如干濕交替、溫度劇烈波動),會導致陽極表面的腐蝕產物層反復形成和破壞,增加自腐蝕速率,縮短壽命。
三、設計與安裝因素
電流需求匹配
若陽極設計的輸出電流與被保護金屬的實際需求不匹配(如電流過大),會導致陽極過度消耗,壽命縮短;反之,電流過小則無法達到保護效果,但陽極壽命可能延長(無實際意義)。
安裝方式
陽極與被保護金屬的連接是否牢固(如焊接質量、導線接觸電阻)會影響電流分布:接觸不良會導致局部電流集中,加速陽極局部消耗。
陽極的埋設深度、與被保護體的距離:若距離過近,可能導致電流分布不均,局部陽極消耗過快;埋深不足可能受地表環境(如溫度、濕度)影響更大,加速腐蝕。
回填材料:在土壤中安裝時,若回填材料(如焦炭、膨潤土)選擇不當,會影響電解質導電性或 pH 值,改變陽極的腐蝕環境,進而影響壽命。例如,焦炭可降低接地電阻,使電流輸出更穩定,延長壽命;若回填土中含腐蝕性物質,則會加速陽極失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