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埋地安裝(適用于土壤環境中的地下構筑物)
埋地安裝是高硅鑄鐵陽極最主要的應用形式,核心是通過合理布置陽極與被保護體的相對位置,確保電流均勻覆蓋,同時降低接地電阻。
1. 深井陽極安裝
適用于長距離管道、大型儲罐區等需要大范圍保護,或地表空間受限(如城市區域、農田)的場景,能減少對地表活動的影響,且電流分布更均勻。
安裝步驟:
先鉆探成井(直徑通常 150 - 300 mm,深度根據保護范圍和土壤電阻率確定,一般 10 - 30 米),井壁可下套管(PVC 或鋼管)防止坍塌。
陽極體(單根或多根串聯,長度 2 - 6 米 / 根)垂直放入井中,居中固定,避免與井壁接觸。
陽極周圍填充焦炭顆粒回填層(粒徑 5 - 10 mm,高度覆蓋陽極上下各 50 - 100 cm),作用是降低陽極與土壤的接觸電阻,同時減少土壤對陽極的直接腐蝕,延長壽命。
回填層外側用原土回填壓實,頂部設置陽極電纜引出管和檢測孔(便于后期監測接地電阻、電流等)。
優勢:電流擴散范圍廣,受地表干擾小,適合高電阻率土壤。
2. 淺埋陽極安裝
適用于小型構筑物(如小型儲罐、短距離管道)或土壤電阻率較低(<500 Ω?m)的區域,安裝成本較低,操作簡便。
安裝方式:
水平淺埋:陽極水平埋設在地下 1 - 3 米深度,與被保護體平行或垂直布置,間距通常 5 - 10 米。周圍同樣填充焦炭回填層(厚度 30 - 50 cm),頂部覆蓋土壤壓實。
垂直淺埋:陽極垂直埋入 3 - 5 米深的坑中,單根或成組(2 - 4 根)布置,組內陽極間距 1 - 2 米,通過電纜并聯,增強電流輸出。
注意事項:需避開地下管線、電纜等設施,防止陽極電流對其造成干擾腐蝕;地表活動頻繁區域需設置警示標識。
二、水下安裝(適用于淡水、海水環境)
針對水下構筑物(如閘門、橋墩、海洋平臺樁基、水下管道等),安裝方式需考慮水體流動性、水壓及防沖刷等因素。
1. 水下淺水區安裝(水深<5 米)
陽極可直接固定在被保護體附近的河床、海床或混凝土基座上,通過支架或錨固裝置(如膨脹螺栓、重物壓載)固定,防止水流沖擊移位。
陽極與被保護體的距離控制在 3 - 8 米,避免電流集中或屏蔽。若水體電阻率較高(如淡水),陽極周圍可包裹焦炭布袋(減少接觸電阻)。
2. 深水安裝(水深>5 米)
對于海洋平臺、水下管道等,陽極常采用懸掛式安裝:通過鋼纜或支架將陽極懸掛在被保護結構下方,距結構表面 2 - 5 米,確保電流均勻覆蓋。
若安裝在海床,需采用防沉板(混凝土或鋼板)固定,防止陽極陷入淤泥中影響電流輸出。
3. 特殊要求
水下陽極電纜需采用防水絕緣電纜(如氯丁橡膠護套),接頭處做密封處理(熱縮套管 防水膠),避免漏電。
海水環境中需考慮海洋生物附著(如貝類、藻類),可定期清理或選用帶防生物附著涂層的陽極支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