鈦管陽極的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,其核心是通過鈦基體表面的貴金屬涂層(如釕、銥、鉑的氧化物)催化反應,在電場作用下實現電子轉移,從而完成特定的電化學過程。以下從核心機制、關鍵反應及應用場景中的具體原理展開說明:
一、核心工作機制
電極的導電性與電場作用
鈦管陽極作為電解池的陽極(氧化極),外接電源正極后,會吸引電解液中的陰離子(如 Cl?、OH?等)向其移動。鈦基體本身具有一定導電性,可將電流傳遞至表面涂層,而涂層作為 “催化劑” 降低反應的活化能,加速電子轉移。
涂層的催化作用
貴金屬氧化物涂層(如 IrO?-Ta?O?、RuO?-TiO?)是反應的核心。其晶體結構中存在 “活性位點”,能吸附電解液中的離子(如 OH?),并促使其失去電子(氧化反應),同時避免鈦基體被氧化腐蝕(涂層對鈦有 “保護作用”)。
二、關鍵電化學反應
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,鈦管陽極表面主要發生兩類核心反應:
1. 析氯反應(適用于含氯離子的體系,如氯堿工業、海水處理)
這一反應的過電位低(能耗低),是氯堿工業制備氯氣、次氯酸鈉的核心反應。
三、鈦基體的作用
鈦管作為基體,并非直接參與反應,而是提供物理支撐和耐蝕保護:
鈦在電化學環境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(TiO?),可阻止自身被電解液腐蝕;
管狀結構增大了反應表面積,同時便于內部通冷卻水(控制電解溫度,避免涂層因高溫失效)。
|